原构宝山寺木结构入选上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9-04-28
近期,上海市政府公布了
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
原构作品
传统木结构技艺暨宝山寺木结构营造技艺,
入选扩展项目名录。
项目地点:上海市宝山区
设计团队:唐朔英、俞宗翘、
高瀛东、金良程、黄瀛丹等
设计 / 竣工:2005-2006 年 /2010 年
业主:上海宝山寺
建筑面积:11754㎡
结构形式:木结构、框架
主要用材:非洲红花梨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孕育出含有独特DNA的建筑物,
中国古建筑历经诸多朝代,
形成了以宋制和清制为主流的建筑风格,
相比于清制建筑,
宋制唐风建筑体现出建筑,
力与美的统一。



五百年的时光荏苒,
在建筑造型中点滴呈现。
宝山寺的规划格局、严谨的等级材分、
纯花梨木的木构建造,
或是古建施工工法工艺,
均成功塑造出宝山寺的雄健有力,
重现唐韵建筑的大气之风。
十五年的潜心磨砺,
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纯木结构唐式建筑群,
在这里用到的所有材料,
都是根据一千年前宋朝李诫修撰写的
《营造法式》要求来选定的。
空间布局、树木栽植、所有用料,
都是依据原样进行复原,
竭力打造成能体验历史风景的建筑。
六年的设计建造科研历程,
宝山祇园金塔,
填补国内近代高层纯木结构设计的空白,
既传承与保护了传统营造技艺,
也将建筑升华到现代水准。
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近千年来第一个新建7层纯木结构仿唐风格楼阁式高层建筑。
最珍贵一种坚持,最难得一份匠心。
弧形的描法、细节的刻画,
精确至十分之一毫米的精工臻作,
宝山寺的重建,
将土地的历史、风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
融于设计之中,
完美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里的美。
宝山寺、梵王宫旧址及祇园,
共同组成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
新人文景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