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原构海上沙龙回顾丨数字时代下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与未来趋势

2018-12-07

 

沙龙地点:巨鹿路758号

由原构国际设计顾问设计改造的城市更新项目,【巨鹿路758】,二期于11月18日正式对外开业。借此契机,我们举办了【海上沙龙系列之数字时代城市更新及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与发展趋势】,邀请到了多位业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秉持匠人初心,传承优秀工匠技艺,并将数字化技术融入传统的设计手段,使建造技术辅助更新,促进城市更新及历史建筑保护更好发展。

近年来,随着 “城市无限增长主义”终结,中国的城市进入了存量时代,城市更新,迫在眉睫。目前城市更新逐渐由硬性的维护、整建、拆除等方式,转向柔性的以尊重历史、体现人文传承地域精神为宗旨的更新理论。

建筑业是数据量最大、业务规模最大的大数据行业,但同样是当前各行业中最没有数据的行业。

在巨鹿路758项目中,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周边人口、业态、交通等进行分析,对项目定位策划发挥了极大作用,让设计师在数据支撑下更加科学的对项目进行研判与规划。

人口热力分析

业态分析

航拍测绘

建模

巨鹿路758前身是上海仪表厂,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不同风格建筑的印记。

我们通过“化零为整、搭接高差、空间释放”,对城市中闲置工业厂房改造,唤醒隐于闹市的沉寂角落,为老城区注入活力,打造时尚地标 ,引领全新的生活理念 。与此同时,探索存量开发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项目的发展方向和老建筑的改造方式 ,通过设计把城市变的更美好 。

……

本次沙龙邀请到了多位业界专家学者,共聚758参观交流,大家都认为数字技术对未来城市更新及历史建筑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次来巨鹿路785很有感触,感受到大家是很用心在做这个项目。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城市,未来也会是一个创新城市,年轻一辈的设计师需要怀有创新情怀并且多多交流,更能激发灵感。”

“近年来上海出台了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加强对风貌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在保护过程中,我们会运用多种手段,其中数字化手段是非常重要,通过BIM技术,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模拟出原始设计。在管理层面,数字技术也运用很多。目前上海正在对历史建筑进行“一栋一测”,对每一栋历史建筑进行历史价值分析、记录下它的历史沿革、色彩、风格等等,既是对它的历史风貌保护,也是一本电子档案。

原构作为一家设计公司,能怀这样一份历史责任感,运用先进手段把城市更新的设计、施工搞好,这对上海城市发展都有益处。

“我有个朋友,是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教授,他评价巨鹿路758‘很上海’。什么是上海味道?我觉得是一种生活的味道。这种味道藏在建筑中,藏在每一家店的风格、步行的尺度、庭院的布置中等等。

数字技术进入城市更新及历史建筑保护领域,具有意义重大。通过模型化的方式、信息采集的方式,能够对决策进行早期的评估模拟,这对前期信息收集、安全疏散模拟,后期运营等能做出很早的判断,这是需要大大推动的。

技术进步要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如果能在未来管理中有电子档案的模型归档,它延续的是一种时间和传承意义上的保护,这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历史传承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部分参与嘉宾

前上海市文物处处长 李孔三

上海城市规划院副院长 赵宝静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导 王林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调研员 顾建新

上海市规划局信息处处长 林驹

上海市建科委副主任 顾秀平

安墨吉建筑规划设计公司总经理 薛鸣华

复旦科技园总经理 王伟

外滩投资集团副总裁 朱亦峰

上海维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龚维新

原构国际设计顾问特邀顾问 朱一中

 

巨鹿路758原构设计团队

部分成员代表

巨鹿路758项目总监 苏凌

巨鹿路758一期项目经理 汪瑞群

巨鹿路758二期主创建筑师 徐斌

巨鹿路758二期后期负责人 时俊霞

巨鹿路758一期主创建筑师 Bruno

巨鹿路758二期建筑师 田圆

……

多年来,原构“遵循建筑的生命周期、适应城市的功能发展、保护城市的文脉传承”,用设计与技术的力量引领城市的发展,凸显城市的记忆,塑造城市的精神。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匠人初心,传承优秀的民族工匠技艺,与新时代数字技术相融合,将社会各方利益结合起来,分析和解决其中的影响、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更新的创新途径,使设计实践更加符合社会各界及公众的需求,最终走向良性发展之路。